海绵城市政策力度远超以往,市场规模巨大(接近10万亿元)。习总书记提出构建海绵城市之后、海绵城市进入“确定试点城市阶段”、已获得实质性进展。国家近期提出海绵城市75号文,政策力度远超原先计划、并已上升至国家战略。按照海绵城市建设导则,海绵城市每平方公里建设投资成本在1.5-1.9亿元之间,全国657个城市如果都要在2020年完成任务,整体投资接近10万亿元;海绵城市项目进展处于初级阶段;项目倾向于“集约化”、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提高。目前海绵城市项目进展处在初级阶段(大多数还处在项目规划以及小尺度项目建设阶段),国家支持PPP模式在海绵城市中的运用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来源尚处探索阶段,需要创新建设运营机制。海绵城市整个建设板块里较核心要点之一,是利用绿色生态手段替代传统工艺来解决相关问题。海绵城市项目模式未来发展趋势是从“碎片化”走向“集约化”,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不断提高,仅擅长海绵城市产业链部分环节的企业在获取海绵城市“打包”项目上存在挑战;技术、业绩、资金运作等方面具备综合实力企业占据优势地位。预计2016年1季度将成海绵城市项目落地黄金时段。针对海绵城市。
公司需要拥有技术积淀,例如具备排水防涝业务技术、参与过住建部组织的技术工作、对每年海绵城市技术要点比较熟悉。此外企业需要对项目通盘资金运作具备经验、以利于PPP项目运行。针对海绵城市,公司需要做两大方面准备:一是资金筹措,二是技术储备。 (1)公司如果是上市公司则可以发布定增方案进行募资;公司自身资产、以及资本运作(集中资金、或采取低成本资金)也可用于海绵城市项目。 (2)从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运营产业链来看,公司需要在人力资源、技术细节、产品储备实现明显改善。如果公司不具备相关业务优势,可以通过收购拥有甲级资质的设计院进行外延式拓展,如缺乏道路业务经验、则可并购具备道路建设资质公司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需求,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;综合实力企业将有选择性的展开项目角逐,而非全盘接收。参与海绵城市建设主体的未来项目不会局限于示范城市;此外在示范城市中综合实力企业也会进行筛选。公司擅长的业务领域、利润回报率相对较高、所在地政府支付能力较强等的项目更受欢迎;特别是流域治理方面,在整个湿地建设、生态建设上,综合实力企业可能更有兴趣,而像小区透水涂装、绿地及道路建设等利润率低、业务不擅长的领域,综合实力企业的兴趣可能较为薄弱。